close
<蓋農舍(一)疏林與整地>一文中提到要寫一篇關於石板平臺,其實在<石板步道及平台工作日誌(一)(二)(三)(四)>已經記錄了我們鋪設山頂觀景(上)平台的過程,所以今天就分享其他二處平臺。
由於買的是農牧用地的山坡地,所以若想要站在平平的地,那就得靠自己的努力,所以從買地後,除了除草,我們投入最多時間,也最有成就感的就是平台的鋪設。從整好農舍基地平臺之後,整塊地的使用方式就等於已經完全確定。不過要如何鋪得平穩,鋪得有格調,鋪得融於景緻中就是大問號。
石板又重又不平整,要鋪好真的是需要體力、毅力及美感,可能鋪好了卻覺得不夠味,又得拆開再重新思考設計。也可能底土打得不夠紮實,不久石板變得不平,如此又得拆開再鋪。總之有太多原因得在做好後又重做,下方的圖是經過近五年陸陸續續的努力才鋪完,不過我想未來還是有可能為了新想法拆開再拼。如果不要把鋪石板當成工作,它其實可以算是大人的積木遊戲,只是這些積木重了點。
地上的石板平台分為三區:(一)下平臺(前哨平臺)、(二)中平臺(休憩平臺)、(三)上平臺(觀景平臺)。很巧地上的樹種也大致分三區,(一)下平臺(松樹、香楠)、(二)中平臺(樟樹)、(三)上平臺(相思樹)。所以在不同的平臺,周圍環繞的是不一樣的樹,實在很有意思。
(一)前哨平台(下平台):
我們農地前方是一片松林,林間還參差香楠和九芎樹,高的松和低的楠非常美,讓我們有了在林中拼個平臺的想法。而且因為種了日本女貞樹籬得澆水,我家爸爸於是安裝了臨時水龍頭。後來為了方便澆水、洗手、洗車就從大門旁鋪了條石板步道,這樣即使下雨也可輕鬆去洗手。
日本女貞樹籬剛種不久都還很小
下平台石板步道
最近蓋完房屋之後,決定入口處只留一處大門,因此拆掉下平台石板步道,在步道入口處補種灌木及梢楠樹,經過四年多的時光,旁邊的樹籬長高,它的使命完成了,石板也就可移至他處使用。
(before)原步道入口處已是一片翠綠,為了封閉入口不得不拆掉,真是可惜。
(after)步道入口處的新移來的灌木及梢楠樹
日本女貞都開花了
拆掉平台石板步道及周圍的石板後,這個after的平臺一切都得重來,等草再長出來就會好看些。
(二)休憩平台 (中平台):
94/9整基地平臺時,設計師老弟為了留下這稞樟樹(可惜一年後它還是不知為何死了,後來同處改種三角楓),特意在車道右邊整理出一片平台,但因為不知何時我們才會鋪石板,所以先丟了很多石頭,保護泥土不被雨水沖打。
丟了碎石的平臺預定地,還沒鋪石板前反而是小孩扔石頭的天堂。
95年1月起我們全家開始動工鋪中平臺,首先是清除石頭,光是這項工作就花了很多時間,女兒已經清到累得歪在一旁。
中平臺我們將它分為兩部份,以中間的長樓梯為是界,上面是休憩平臺,下方是及飛石步道。
95/2/3我家爸爸先努力鋪休憩平台,每二排石板就空出一條小縫,小縫內扔小碎石,這是為了增加設計感,不會一整片全部是石板又硬又拙。
看見相片中黃色的水平尺嗎?這可是確定平整的重要工具。
終於拼到大擋土石邊
接下來是階梯部份,我特別用心設計成兩邊都可上下的造型.
98/2/5太拼命了,拼到天昏地暗呢!但終於完成.
樓梯上面是休憩平臺,往下是飛石步道.
未鋪前,步道邊開始種桂花。
95/2/8拼好休憩平臺後,看著光禿禿的斜坡,突然覺得應該換一種石材,來軟化石板給人的硬梆梆的感受,於是到芎林的石材行看看,發現飛石正好符合所需。不過為了節省運費,只好用自己的車載送,因此都挑小片的,後來才了解這種石頭還是大塊的好看。
一鋪好馬上面臨雨的挑戰,連飛石縫的玉瓏草都還來不及種。
中平臺的飛石步道的入口階梯,我們儘可能鋪得有型一點。
這是從馬路向上照的中平臺全貌。看倌們,有沒有看到車道上那些花崗岩板?表示還有很多工作要做。
中平臺新增工程
今年年初將景觀平臺的擋土牆完工後,我決心也要將休憩(中)平台的側坡做個擋土牆,每次去農地就站到中平台邊看邊想,因為房子已經蓋好,讓我開始覺得中平臺的寬度不夠,若能加寬一點就可以和房子搭得更協調。而且在飛石步道我學到一件事,最初的步道我們沒有把樟樹包在飛石之中,剛開始並沒有覺得不好。經過幾年,發現雨水都從樟樹和大石間流下坡去,於是我補放了幾塊小的飛石在那之間,原本是為了防水切割泥土的,但沒想到這樣就把樟樹圍在飛石間,成為飛石步道的一部份。這不僅有了防水切割土的功能,還讓飛石步道變了味道。
一點點的改變,卻有完全不同的美感,這就是設計師老弟常說的:「江湖一點訣,說破不值錢。」
這是將樟樹圍入的飛石步道
基於(1)想加寬休憩平台(2)平台長樓梯旁正好也有一棵樟樹,我終於有靈感畫出設計圖。在和施工者我家的爸爸討論之後,就馬上動工新增工程。因為當初在休憩平台右側放了一顆大石和整片的碎石,大石在房子需要佈景時,老弟己用怪手挖走,所以這片只要將碎石清掉,再鋪上石板就可以達到加寬休憩平台的目標。
(before)平台右側的大石和整片的碎石,清掉這片石頭,再鋪上石板就可以達到加寬的目標。
(before)長樓梯旁的樟樹,新增工程的另一個目標就包圍這棵樟樹,把它成為平台的一部份。
原來比較窄的中平台,右側原是植栽。
現在我們來看after的相片(99/1/29),擋土牆我們和觀景平臺一樣使用安山岩來處理,也和觀景平臺的擋土工程一樣忙到忘了照過程,所以直接來看結果了。
檔土牆不能太高,以免影響視覺的寬度。最上層拼二排,所以一樣可以坐人。
包圍這棵樟樹的平臺感覺比較完整。
大石旁的before(上)及after(下)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